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三人行,必有我师……
一条条出自《论语》的语句,早已融入了所有华夏人的语言和生活。
但现在,扶苏却告诉他们,他们经常使用的一句话,其实完全用错了?
虽然现在是清晨时分,直播间里的在线人数仅有万余人。
但弹幕区却已彻底沦陷。
所有观众都想为自己的常识讨个说法!
【孔府嫡脉:我等身为孔氏子弟,怎么可能理解错《论语》?】
【孔府嫡脉:千万不要听信这黄口小儿的话,以免动摇千古儒家之根基啊!】
为何孔府能绵延两千余年?
就是因为孔府代表着儒家的正统。
拥有对《论语》的解释和修订权。
是天下儒生心中的耶路撒冷!
倘若世人听信了扶苏对《论语》的解释,那孔府还怎么保持自己的超然姿态?
就在这时,其他官号也接连出现。
【华研院考古系:扶苏说的儒家八派确实是真实存在的。】
【水木历史系:谷梁、公羊等家族学派也都是存在的,董仲舒便是公羊学派的代表。】
【京大汉语言:扶苏的所有解释并不违背古文释义。】
【一锹老黄土:出土的《论语》注释中,确实有与现存注释完全不同的情况。】
几个官号似乎什么都没说。
却又似乎什么都说了。
现存的《论语》注释没错。
但扶苏也不一定是错的。
只是这天下间有太多种对《论语》的解释。
而扶苏所说的,就是与现有解释并不相同的另一种解读方法!
观众们也已经有了自己的判断。
【别挣扎了,扶苏是两千多年前的古人,你跟古人比解读古籍?】
【这个时期距离曾子去世才两百来年,扶苏学的肯定是原汁原味的知识。】
【啧啧啧,之前是谁说扶苏是君子典范,儒家楷模的?现在又不认了?】
【孔府嫡脉:不好意思,家父昏迷了,已经送往医院,无法再回复诸位朋友的留言。】
面对汹涌的嘲讽和调侃,孔府只能选择装晕!
周书宜也彻底相信了扶苏的解释。
紧随而来的,就是要当场抠出三室一厅的尴尬!
“不好意思,是我理解错了。”
扶苏面色转而温和。
“无碍。”
“诸多学派对《论语》均有自己的理解。”
“只要是引人向善的,本公子都可以接受。”
“只是这般解读日后就莫要在其他儒生面前提起了。”
“以免出现危险。”
周书宜不敢再班门弄斧,赶紧转移了话题。
“那个啥。”
“我来找公子,主要是因为图纸已经画完了。”
扶苏讶然。
“已经画完了?”
“你一夜未眠?”
“你不是自己提了要求,要好生休整一日再开始工作吗!”
周书宜一扬下巴。
“咱是那种拖拖拉拉的人吗?”
“你都这么够意思了,我能耽误你大事儿?”
“喏。”
“给你!”
周书宜傲娇的伸出绸布。
但仰头间,却将周书宜那发黑的眼圈暴露无疑。
扶苏沉默了几息,没有接过绸布,只是无奈摇头。
“我军正在休整,无须那么着急。”
“本公子不知你是从何处来。”
“但初见时,你这一路明显受了不少罪。”
“如今身体尚未将养大好,怎能如此操劳?”
周书宜愣愣的看着扶苏,心中升腾起一丝暖流。
低下头,周书宜做作的摆着手。
“嗨呀,这有啥的。”
“熬夜嘛,我最精通了!”
“没事没事,正常操作。”
扶苏声音认真了几分。
“多谢。”
周书宜脸上的笑容根本压不住了,嘴上却还是浑不在意。
“怎么这么客气呢?”
“赶紧的,快看看!”
扶苏一笑。
“那本公子便不客气了。”
说话间,扶苏伸手接过了周书宜递来的绸布。
展开之后,扶苏双眼就是一热。
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扶苏断声喝令。
“卦夫!”
“速带两百名官匠前往西北方向的山坳,尽快将此图纸打造而出。”
“一应材料,持本公子令信去辎重营领取。”
“你率本部兵马戎卫四周。”
“无本公子手令,禁止任何人靠近!”
“百里追!”
“去请杨将军、蒙上卿前去西北方向山坳。”
“就说有大事相商!”
卦夫和百里追肃然拱手。
“遵命!”
周书宜被扶苏这郑重严肃的模样吓了一跳,弱弱发问。
“至于搞这么大的阵仗吗?”
将绸布认真的交给卦夫后,扶苏才吐出一口浊气。
目光复杂的看向周书宜。
“本公子现在只怕保密事宜做的还不到位。”
“此械之优良,根本不该存在于这个时代!”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