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唐:从状元到宰相 > 第四十一章:进宫说书 面见李渊 【求收藏!】

第四十一章:进宫说书 面见李渊 【求收藏!】

    第四十一章:进宫说书面见李渊【求收藏!】

    晚秋带着怡人清风,洒下一地金黄,以轻盈飘渺之躯降临人间。

    走在长安宽阔的街道上,微微抬头遥望。

    只见远处苍云层层叠叠,似无边海浪一般,覆盖整片穹顶。秋日像是深闺中的美人儿,躲进云海后面,露出害羞之红霞。

    大唐皇宫,在这片霞光映照之下。

    变得神秘莫测,多姿多彩。

    穿过由禁卫把手的皇宫城门,太监带领下,楚寻朝着太极殿西方宫殿前行。

    在那里,有一座清幽宁静的宫殿,名叫太安宫。

    李渊成为太上皇,便一直住在宫中,从此不过问朝政,不理世事。

    走在秋天的深宫内,

    楚寻趁此机会,一路不停欣赏皇宫景色。这可是真正大唐皇宫,他内心十分好奇。

    举目四望,他发现这片皇宫建筑,和传说中稍微差了一些。

    不但没有传说中的宏伟壮观,也没用多少名贵材料。再加之一路上,很多建筑都有围墙阻隔,想要欣赏更多美景,显得很是困难。

    “站住!这里为皇宫禁地。没有圣旨,闲人不得入内。”

    来到一处宫殿大门前,两名禁卫将楚寻拦住,身上透着一股煞气。

    “禁地?原来李世民如此定义太安宫,难怪一直有宿卫把手。”

    见自己被拦,楚寻也不说话。站在一旁打量侍卫一眼,在心里暗自嘀咕道。

    “这位大人,楚才子乃陛下宣旨特招而来,这是圣旨,请过目。”

    太监似乎对此早有预料。

    不慌不忙走上前,将手中圣旨递到禁卫手中。

    “原来如此,放行!”

    禁军头领一挥手,楚寻二人便走进大殿,来到太安宫内。

    “陛下!您就喝一口吧,再这样下去身体会吃不消的。”

    刚一走进大殿,耳边传来太监不停劝解的祈求声。其中还夹杂着女子声音,想必是宫女。

    “我不用膳!你们给我滚,都给我滚。”

    一声咆哮,令得整个大殿安静下来,气氛显得很压抑。

    “楚才子先等等,我去看看情况。”

    宣旨太监发现李渊又在发脾气,交代一声,便急忙跑向另外几名太监。

    楚寻第一次来皇宫,且还是神秘莫测的太安宫。站在一旁,不动声色朝李渊打量。

    他看见,传说里的唐高宗,此刻正坐于龙椅之上。

    脸色显得晦暗,表情有些焦虑。整个人看起来无精打采,像是被人抽走精气神一般,双眼显得凝滞。

    观察完对方精神状况,楚寻这才打量李渊外貌。

    他发现,李渊这名太上皇的精神虽然不好,可身体倒是不错。

    虽是坐着,可也能看出他身材比较高大,整个人显得有些发福。一张圆乎乎的脸,咋一看,像是一位土财主。

    打量过李渊,楚寻向周围看了看。

    他发现李渊虽然被幽禁,但大殿太监不少,服侍他的人很多。

    尤其是旁边,几名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宫女,更是惹人注目,令楚寻好奇地多看了几眼。

    他以前听说,

    李渊五十岁以后,还给李世民等皇子,生了三十几个弟弟妹妹。

    从这些宫女打扮上来看,楚寻觉得这个传说应该为真。否则,李世民怎会安排这么多漂亮宫女,显然不符合常理。

    “那位就是楚才子,你们得多照应着点,千万别让他冲撞了太上皇。才子乃是陛下亲自招来,不能有任何问题。”

    在楚寻打量李渊之际,那名宣旨太监,急忙朝另外几人交代道。

    说完,他便带着几人来到楚寻身旁。

    “楚才子,有什么事情他们会照应一二,我在外面等你。”

    说完这一句,宣旨太监急忙退出大殿。

    这里气愤太压抑了,他感觉十分危险。还是退到外面去等待比较好,免得被殃及池鱼。

    “好!多谢各位。”

    楚寻没多说什么,趁李渊没注意这里。面带一丝善意,对几人点点头算是打过招呼。

    “陛下!大喜,大喜啊,宫中来了一位说书的才子。听说整个长安城的百姓,都喜欢听他说书,您不妨听听?”

    几人已明白楚寻来此目的,虽不相信一位少年,能讨得李渊这为太上皇欢心。

    可人家是李世民亲自招来,他们必须要将此事报上去。

    “说书的?

    哼!只会做这些表面文章,蒙骗天下人。”

    正在发脾气的李渊,听见说书二字。也没看楚寻,歪着头一脸不满冷冷道。

    仿佛对这个安排并不满意。

    认为李世民其实并不关心他,只是做给外边人看而已。

    “陛下!这名才子据说是程咬金推荐,他最喜欢听少年说书了。”

    见李渊不满意,太监没有办法,只能硬着头皮继续说道。

    争取让李渊听上几句,希望有奇迹发生。让这位太上皇安安静静享福,他们这些人也缓一缓。

    “少年?”

    李渊本来依旧生气,只是听见少年二字。他眼中多了一丝神采,转过头将目光落在楚寻身上。

    一望之下,他双眼微微一亮。

    李渊看见,一名眉清目秀,面容俊朗的十来岁少年。像一颗苍松,立于山巅之上,四周皆是奔腾云海,显得神秘缥缈。

    二人相距虽不过一两丈。

    可是李渊感觉,他与这位俊俏少年之间,却隔着海一样的距离。无边无际,遥不可及。

    “难道我真老了?居然看不透一名少年。”

    对楚寻打量一番,李渊脸色复杂,在内心暗暗叹息道。

    “既然来了,那就说说吧!不然,又该说我这个做父亲的难伺候。”

    察觉自己看不透,李渊收回目光,浑不在意说道。

    态度依旧冷淡。

    对此,楚寻心中了然。毕竟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杀了他两名儿子和一群孙子。心中不满,也在在情理之中。

    “遵旨!

    陛下,我说的这个故事叫桃园三结义。”

    本来他还想与李渊聊两句,可是看对方一脸生人勿近的架势,楚寻取消这个想法。

    见李渊开口,他也不耽搁,应上一声便开始说书。

    “话说东汉末年……”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