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唐:从状元到宰相 > 第二十三章:探访案件 【求收藏!】

第二十三章:探访案件 【求收藏!】

    第二十三章:探访案件【求收藏!】

    “如此说来,当晚你没有不在场证明?”

    对王斐然询问一番,楚寻没有得到任何有用信息。

    在他计划中,只要能够找到王斐然不在场证明,就能轻易为他洗脱罪名,还他清白。

    哪知道,他那晚正好出去找乐子,并未在家里休息。再听说那名女子,已经不知所踪,这条线已经彻底断掉。

    既然这里没有线索,他打算去其他地方看看。

    “楚才子,你定要救我出去啊,我求求你了!”

    察觉楚寻要离开,王斐然急忙大声请求道。

    虽然他对楚寻小小年纪,能否还他清白感到质疑。不过时间已经不多了,将楚寻当做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放心!如果确实没有杀人,我会尽快找到证据,还你清白!”

    说完这句,楚寻朝外面而去。

    询问过王斐然这名花花公子,他对此人平时言行很不认同。

    出了如此大事,他的那些朋友一个都不愿意帮忙,更别提帮他找什么证人证物。

    要不是其老爹家底厚实,估计只能等到秋后问斩!

    “我们再去看看证物!”

    离开牢房,楚寻深吸几口气,决定看看那把扇子。

    只凭一件证物就能判人死罪,他倒想看看这个证物,有何独特之处,能作为铁证使用。

    “楚才子这边请!”

    见少年要去看证物,王全有急忙在前面带路。

    与王斐然一样,这老头将一切希望,均寄托于楚寻。

    片刻后,他看到了那把扇子。

    “此情问天阙,奈何空无声。”

    拿过扇子仔细看了看,不管造型或是制作工艺,都寻常无比。

    除此之外,他也看见那首诗。

    这是一首并不太出彩的诗句,在楚寻眼中,仅仅算得上一般。

    将这首诗最后两句念一遍,他继续往下看。

    在诗下方有一行小字,上面写着“斐然王兄指正”几个字。

    而在诗结尾,落款为‘秦晟’二字。

    仔细打量一遍。

    害怕有遗漏,少年再次看了看,发现没有任何不妥,才将扇子放下。

    “楚兄弟,有没有线索?”

    当楚寻放下扇子,一旁许敬宗急忙问道,显得十分好奇。

    “王掌柜,秦晟这人可有被抓到,是否问过话?”

    少年摆摆手,站在原地沉吟片刻,再次询问道。

    “回楚才子,此人没有被抓到,也没有人知道他是谁!”

    听楚寻问起,王全有显得非常愤怒,语气中尽显不满。在他看来,县衙和府衙如此敷衍了事,完全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难道这就是令公子,被严刑逼问的缘由?”

    听到此回答,楚寻心中一动。

    他记得王斐然是被屈打成招,最后才不得不承认为他所杀,难怪王全有不满。

    “此情问天阙,奈何空无声。这首诗,我怎么在哪里听过!”

    再次看了看那把扇子,少年皱眉,总觉得这首诗好熟悉。

    “哈哈哈,听说楚大才子造访县衙,本官杨升午,作为新任长安县令,感到不胜荣幸!”

    楚寻站在原地沉思,

    一阵大笑忽然响起,吸引所有人注意力。

    带着好奇转身,他看见一名身穿崭新官服的中年出现,看样子品级还不低。

    听完,才知道此人竟是长安县新县令

    这让让包括他在内的众人,感到十分意外。

    “恭喜杨县令深得朝廷器重,平步青云。”

    楚寻以为,王全有已经打点好一切,未曾想会惊动新任县令。

    如此一来,他的调查行为就有些尴尬,这完全是不信任长安县的举动嘛。

    “哈哈哈,承你吉言。楚才子不用多想,本官才上任七天,这个案子并非我所为。相反,我也觉得此案疑点重重。既然大名鼎鼎的楚才子感兴趣,正好替我长安县分忧。”

    出乎意料,新任县令不但没有表示介意,反而支持楚寻继续查探。

    听完他之言,楚寻想想才明白怎么一回事儿。

    新官上任三把火,

    这杨升午估计是想利用此案。拿下几人,为他自己立威。

    如此一来,手下这些人才会敬畏他,按照他命令办事儿。

    想通这些细节,少年心中一松,认为可以合作一把。减少阻力不说,或许能得到不少助力。

    “坐!都坐下,看茶!”

    杨升午说话时,也在暗中观察楚寻。

    当他看见这名少年才子。

    对他的到来,没有显得慌张,更没有巴结讨好,心中不由对他高看一眼。

    再加上,少年的书法深得天子喜爱,他当然不介意结交一番。

    “不知这位秦晟,长安县衙已经将人找到?此人对本案关系甚大,必须要尽快审问,以免横生枝节。”

    闲聊一阵,发现杨升午这位县令,真心想为王斐然翻案,楚寻立刻将此人点出。

    在他看来,只要将人找到,基本可以水落石出。

    “秦晟?目前不清楚,待我询问一番。”

    听见楚寻问起,杨升午赶忙找来衙役,询问有没有秦晟信息。

    很遗憾,这些衙役没得到任何信息,神秘秦晟仿佛不存在。

    “楚才子放心,我这就委托你调查以此案,有任何消息,或是需要帮助,可以直接让衙役报上来。”

    发现少年有些失望,

    杨升午想急于打开局面,毫不犹豫授权楚寻调查此案。

    不止书面授权,而且还派给他几名衙役,以免调查时遇见阻力。

    “多谢杨县令支持。”

    虽没得到有用信息,但是能得到长安府支持也算不错。如此一来,他便能正大光明调查,遭遇的阻力会小上很多。

    同时,楚寻心里明白、

    这位县令大人可能真急了,本想上任后烧三把火。

    可一直找不到机会,只能将希望寄托在楚寻身上,依靠他的聪明才智,查清案情的同事,为他提供上任第一把火。

    “哈哈哈,楚才子别客气,有空尽管找我探讨书法!”

    发现少年才子,眼中闪过一丝精芒,显然了解到他目前窘境。

    杨升午心中一惊。

    心想楚寻果然名不虚传,比传说中聪明无数倍。竟能知晓自己意图,一眼看穿!

    一番道谢,楚寻找个理由匆匆离去。

    他终于想起这首诗为何感到熟悉了,原来一直都在他身边。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