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横说得口都干了,赶紧停下来喝了一杯茶,才继续道:“孙传庭知道和李自成决战的时机不成熟,但忠君的思想根深蒂固,被迫遵照陛下的旨意出战,但李自成已经崛起,麾下军队数量远远超过明军,孙传庭的兵力不足,无法再向以前那样一战给予李自成重大打击,李自成的恢复能力比孙传庭快得多。”
“所以最后的结果是,孙传庭于崇祯十五年和崇祯十六年两次率部出潼关,两次分别在“柿园之役”和“汝州战役”中被李自成击败。”
见崇祯听得脸色越来越苍白,却还在认真倾听,顾横继续道:“但是孙传庭的这两次失败都是先胜后败,而且两次都是被农民军包围后击败,可见李自成部的恢复能力和兵力优势远远超过明军。”
“孙传庭在陕西练兵时的判断是准确的,自己无法和李自成争锋,只能先防守住再找机会,可是陛下那时已经急得不能再急了,孙传庭也没办法,他也做不到和武将出身的军头那样置崇祯的命令于不顾,孙传庭的结局是战死殉国,陛下和大明再无救。”
崇祯听得很是惭愧,不禁低下了头,道:“洪武皇帝说得对,朕确实急躁了!”
“陛下,人谁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洪武皇帝说,只要陛下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大明一定能再度兴盛的,陛下也不会成为亡国之君!”
“洪武皇帝希望陛下明白,像袁崇焕,卢象升、洪承畴、孙传庭这几位督师都是我大明比较能打,也比较著名的军事统帅,他们的经历实际上也是陛下从励精图治到多疑、急躁的演变过程。”
“陛下从完全信任袁崇焕被打击得不惜以凌迟酷刑杀重臣,到不信任卢象升导致勤王之军溃败,再到崇祯十三年后逐渐变得急躁,不相信洪承畴、孙传庭缓战的策略能带来转机,最终给大明和陛下自己带来了灭顶之灾。”
崇祯皇帝听顾横说到这里,挺起胸膛一脸郑重地承诺道:“洪武皇帝能如此帮助朕,朕一定会改掉这些毛病的,决不辜负洪武皇帝一番厚意!”
“陛下能这么想,洪武皇帝会很开心的!这实乃大明之福。洪武皇帝让民女转告陛下,陛下身上的缺点从陆续的几位督师的失败上慢慢加大,到最后陛下发出“诸臣误朕”的哀嚎,不能全怪陛下,也不能全怪诸臣。”
顾横适当柔声说道,以便让崇祯皇帝在认清自己错误后能重拾信心当一个好皇帝。
“那应该怪谁?”崇祯连忙问道。
“谁也不怪,是陛下继位后,大明本就有的内忧外患把陛下逼迫成这样的,而袁崇焕给陛下的伤害被陛下放大到后来者身上,陛下再也不敢给予任何人全权,比如洪承畴和孙传庭。”
“原本按照这二人的策略,大明或许还有转机,但他们却没有了袁崇焕曾获得的不干涉优待,袁崇焕可是当面对陛下说过:“即不以权力掣臣肘,亦能以意见乱臣谋”,陛下当年答应了,是全力支持了袁崇焕的。”
“而且,洪武皇帝还说目前我大明大部分文臣武将也都还不是如上述的几位督师那样在任上还算是尽职尽责的,大多数人依旧是在危急形势下文恬武嬉,热衷于党争。”
“洪武皇帝说得不错,朕初继位,重用东林党,结果是失望,换掉东林党,获得的还是失望,朕对待臣子怀疑、急躁和严苛的态度是急眼了。”崇祯皇帝听顾横说完后道。
“陛下分析的极是!反过来,陛下的这些态度又让臣子不满,慢慢变成表面上应和,暗地里不配合的态度,久而久之,自认为一心为国的陛下不免就在国破后发出“朕非亡国之君,诸臣皆亡国之臣”的悲愤感慨!”顾横答道。
“洪武皇帝在异界看到朕的结局,又能如此了解朕和大明,那么顾姑娘,究竟朕该如何做才能拯救大明?”
顾横刚要回答,有太监过来提醒崇祯皇帝要用晚膳了,崇祯皇帝这才发现窗户外边的天已经黑的伸手不见五指了!便赶紧邀请顾横一同用晚膳。
顾横知道今天不把这些事说清楚,崇祯皇帝今晚估计都不会让自己回去洪承畴府上的,便毫不犹豫地跟着崇祯皇帝用晚膳了。
用过晚膳后,顾横继续道:“陛下,自古以来,关于治理天下的方式,无非是在两种方式之间不断循环。一种是汉初的那种方式,通过极力控制帝国规模,与民休息,减轻负担,这种方式的成功,如“文景之治”。第二种是大帝国方式。如汉武帝时期的大一统强国方式。”
“其实,这两种治理天下的方式,都有可取之处,但优缺点也都明显。”
“第一种方式,放任民间自由发展,轻徭薄赋,国家蒸蒸日上,有利于王朝的长期延续,但是缺点,则是朝廷弱小,导致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软弱无力,比如边患、民间**、天灾。典型如汉初,羸弱的西汉朝廷就常常遭受北方匈奴的威胁。”
“第二种大帝国治理方式,则是将朝廷的控制力蔓延至天下的各个角落,从各个方面能够最大限度的调动王朝这个庞然大物,保持王朝的稳定强盛。”
“缺点是,朝廷的强力干预会导致一系列的后期并发症,比如民间活力遭受压制、政府贪腐、穷兵黩武等一系列问题。一统的王朝,几乎都是选择第二种方式。”
顾横刚说完第二种方式,一直在认真倾听的崇祯皇帝就开口道:“我大明,其实也是典型的大帝国方式,朝廷规模、皇亲国戚都在不断增长,是吗?”
“陛下分析的很对,但是,我大明有一个致命的缺陷,那就是它的财政体系,是第一种方式。”顾横答道。
“此话何意?”崇祯皇帝很是不解。
“陛下,我朝明太祖是个精明务实的人,他出自农家,并不熟悉历代王朝运转机制,因此他设计的帝国制度,缺乏弹性,显得很僵硬。”
顾横话音刚落,见崇祯皇帝脸色有些黑,顾横赶紧道:“洪武皇帝说,大明这个大一统的大帝国,随着时间流逝,朝廷规模在不断扩大,而财政支出也在不断增加,然而他当初却坚持税赋取于农赋,严厉打击商业,并且将这一政策定为了大明朝的祖制,历代明帝,不得更改。”
“洪武皇帝觉得自己当初定下的这种制度,延续到现在,他觉得已经不是很合理了。”
/96/96955/29122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