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省,北部边境,一座农家院落。
石达开翻开了粤省传来的情报文书,打开一看内容,高兴得一屁股从椅子上站起来,不停地赞赏道:“好小子!本王一直想做却没有做成的事情,让你给办到了!”
走到窗前,望向广市的方向,石达开脸上露出一抹好奇之色,默念道:“同时三个西方列强国家,这下可捅了马蜂窝了,不知道他是否想好最终怎么收场…”
随后再度命令手下,继续探查广市的情况,有任何消息立刻来向他汇报。
京师。
咸丰帝依然在八大胡同的窑子里醉生梦死,将一切烦人的事务都交给慈禧处理。
紫禁城。
养心殿。
这座宫殿原本是皇帝与大臣议政的地方,后宫妃子无故不得擅入。
可如今皇帝根本不理政务。
慈安皇后又是一个十足的老好人。
对政事毫无兴趣。
对慈禧也没有任何防备之心。
几位军机大臣看在眼中,急在心里,多次提醒咸丰帝后宫不得干政的组训,可换来的却是咸丰帝的怒斥。
所以不敢再向皇帝劝谏。
这样一来。
慈禧轻而易举就获得至高无上的皇权。
肆意玩弄权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朝中再也无人能够制衡。
往养心殿的龙椅上一坐,俨然就是清国皇帝!
这也许就是权力的快感吧!
这种感觉,让慈禧为之沉醉!
即便每天都有很多政事和奏折需要批阅,经常是从早上一直忙到深夜,连用餐的时间都没有,但她都乐此不疲,丝毫感觉不到劳累。
前些日子,许多地方官员上奏,杨亮杀死曾国藩,击败华尔洋枪队,斩杀队长华尔,收八千人洋人士兵为白奴的消息没有封锁住,内地的很多老百姓前去投奔杨亮,让她寝食难安。
倒不是老百姓投奔的事情让她担忧。
大清四亿人,有的是人,走就走了,朝廷还能少一些负担。
她担心的是此事洋人知道了不高兴。
还是淮军统领李鸿章心细,看破了她的心思,及时上奏。
劝她宽心,说洋人的心思都在对付杨亮身上,无需为此事而担心。
经他这么一说,慈禧才松了一口气,把注意力全部放在杨亮身上。
每天早朝第一件事,就是询问杨亮的消息。
三天前,她终于得到了一个惊人的消息。
杨亮带着船队到了粤省。
两广总督叶名琛殉国,五万八旗兵全部战死,广市落在杨亮手中。
这再一次刷新了慈禧对杨亮实力的认知!
心中升起一种一种极度不详的恐惧感!
此子不除,让他在广市发展下去,迟早会成为大清的祸患!
正当她准备派新的两广总督前去消灭杨亮之时,又是李鸿章及时上奏。
说是经过他的努力斡旋,英吉利国,法兰西国,米国,这三国对杨亮收白奴的事情相当气愤!
必定会引发大战,三个月内杨亮必死无疑!
大清只需旁观,坐收渔翁之利即可,没必要再派兵剿灭。
慈禧认真琢磨一番,选择相信李鸿章一次。
毕竟…
杨亮公然把八千名白人士兵变成白奴,这件事她是知晓的。
西方列强一向认为白人具有种族优越性,轻视其他种族,以他们的高傲,肯定咽不下这口气。
至于是不是会像李鸿章说的那样,最终引发大战,三个月内杨亮必死无疑…现在说还为时尚早。
如果真能借洋人之手除掉杨亮这个心腹大患,那还真是一个妙招!
李鸿章便是最大的功臣,怎么赏赐都不为过。
就在今天早上,慈禧接到有关杨亮的消息,说英吉利公使,法兰西公使和米国公使气势汹汹地进入了广市,应该是去找杨亮兴师问罪了。
这让慈禧激动不已!
一整天茶饭不思,一直坐在养心殿内的龙椅上等待消息,只希望双方没有谈拢,赶紧打起来。
好不容易到了傍晚。
夜幕逐渐降临。
慈禧实在等不下去了,准备先回宫用点晚餐。
刚从椅子上站起来,消息就送来了。
急不可耐地翻开了加急文书。
一看内容就呆住了!
无论如何,他都没有想到,杨亮敢公然杀死英吉利公使,还把人头挂在城墙上展览!
这胆子真是太大了!
完全不给大英帝国颜面!
还有米国也不是那么好惹的!
把人家的公使收为白奴,这恐怕比直接杀了他还更让米国气愤!
这不是故意拱火吗?
半晌之后。
慈禧嘴里发出一道爽朗的笑声:“呵呵,我看那个长毛余孽是不知道洋人舰队的厉害,还以为是洋枪队的那些雇佣兵呢!”
随后就要离开养心殿。
在她看来,此事再也没有任何意外的可能。
真让李鸿章说中了。
战争已经无法避免,三个月杨亮必死无疑!
可就在此时,几位军机大臣忽然急匆匆赶来。
这让她心中有些不悦。
这帮狗奴才,可真会找时候,不知道我一天都没有用餐吗?偏偏这个时候来打扰自己!
正要训斥他们出去。
为首的肃顺却一脸急迫地开口上奏:“启禀贵妃,港督巴夏礼和法兰西驻华公使布尔忽然送来国书,涉及到洋人的事情,奴才不敢擅自做主,还请贵妃娘娘定夺!”
一听到是洋人送来的国书,慈禧脸色才看好了一些。
让人把两封国书拿过来,亲自查看。
先查看大英帝国的国书,毕竟是第一强国,不能怠慢。
翻开一看,整个人脸色都已经变了,变得铁青!
忍着怒气,再看法兰西国的国书。
只看到一半,就扔下了手中的国书,再也看不下去了。
当场拍案而起,怒喝一声:“都是李鸿章干的好事!这下朝廷摊上大事了!”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