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明:开局把朱元璋炸了! > 第10章 替花魁赎身

第10章 替花魁赎身

    “秒啊!妙啊!”

    “朱公子这首《临江仙》,实乃妙哉,虽是咏物,实是喻人!”

    “这首词真乃绝妙,公子对宫姑娘之心从此词中,便可一窥而知!”

    “最妙的是这最后两句,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朱公子夺的梳拢之心,非我等所敌啊!”

    ……

    一干恩客大声称赞,个个喊妙。

    古代上青楼,可不向现在去嗨歌,随便哄两嗓子就行。

    没有一点文化,去了得要闹笑话!

    朱橚所说的这首词,虽然和以往的苏轼、柳永相比,非常的一般,根本比不上。

    但是放在诗词不胜的大明初期,算的上不错的精品。

    更别说,这首词的下片,还有一句点睛之句。

    听着旁边众人的称赞喊声,朱橚这才反应过来。

    随即又发现自己身处于船廊画坊当中,正疑惑间,感觉有人在看着自己。

    不由抬头,正好对上宫云竹那双要吃了自己的眼神。

    得……好像有人误会了。

    朱橚摸了摸鼻子,有些尴尬。

    这时,老鸨回过神来了,瞧着众人这样子,趁热打铁说道:“既然才艺表演完毕,那么下面请各位恩客,出价梳拢宫姑娘吧。”

    听到这话。

    众人齐刷刷地转过头来,看向朱橚。

    就连宫云竹也是用炙热的目光看向朱橚。

    每个人都等着他开口。

    现在情况很明显了。

    朱橚年少多金,身后跟着精锐侍卫,一看就是有权的。

    众人比不过,也不敢和他比。

    而如今宫云竹一颗心全在朱橚的身上。

    众人也乐见其成,原成人之美。

    见众人这般看着自己。

    朱橚又不由摸了摸鼻子,咳嗽一声,试着喊了一个价格:“嗯……一百两?”

    老鸨心在流血。

    一百两?

    往日别说是梳拢花魁了,就算是梳拢平常的貌美姑娘,至少也是五百两起步。

    一百两打发要饭的呢?!

    可是眼见着,没人敢提价去抢。

    老鸨只好安慰自己,一百两就一百两,至少比没有强吧。

    她刚想答应,却见宫云竹一咬牙,轻步走到了朱橚面前,然后跪了下来。

    “公子若不嫌弃,小女子愿为公子洗衣做饭,端茶送水,从此伺候公子一身。”

    宫云竹这是想要朱橚给她赎身。

    朱橚不是傻子,自然听出了宫云竹的话外之音。

    瞧着跪在身前娇滴滴的美人,依稀闻着她身上的处子清香,要说朱橚不动心,那是不可能的。

    毕竟宫云竹的话说到了朱橚的心里。

    他确实需要一个人给他端茶送水,洗衣做饭。

    吴王府中虽是有不少的婢女,但如宫云竹这般养眼的还真没有!

    朱橚思虑既定,转向老鸨问道:“我想要为宫姑娘赎身,需要多少钱?”

    老鸨道:“三万两。”

    此话一出,旁人都倒吸一口气。

    三万两银子,这都可以在城外买上上百多亩良田了。

    宫云竹脸色也是一白,眼中流露出一丝丝绝望。

    看到朱橚皱眉不悦的眼神,老鸨急忙解释道:“公子切莫以为老身狮子大开口,这除了培育云竹所需花费外,更是用于宫姑娘脱籍所用,是要交予教坊司的。”

    朱橚闻言,想了想,说道:“教坊司那边我自会派人去说,不必担心。”

    “你且说除去这方面,其他所需多少?”

    老鸨的目光闪了一闪,说道:“好教公子所知,云竹乃是我这条秦淮河上的花魁,本应要万两以上。”

    “但既然云竹真心归公子,老身也愿成人之美,抹去零头,公子给个万两便可。”

    朱橚算术方面极为精明,心中稍算,大概只需三四千两就差不多了。

    这老鸨明显是狮子大开口了。

    朱橚冷冷看着老鸨,直把她看的浑身轻微颤抖起来。

    他这次开口道:“我也不为难你,五千两!”

    老鸨被朱橚盯着,冷汗直流。

    听着朱橚的话,老鸨哪敢犹豫,应道:“依公子的,五千两就五千两,但还请公子对外所说,是一万两,要不然老身日后在秦淮河上,可没有面子呆了。”

    朱橚应了。

    秦淮河上有秦淮河的门道。

    做老鸨这行的,就是要把姑娘卖出大价钱。

    这样才能让秦淮河上源源不断,经久不衰。

    里面的门道可多着呢!

    见朱橚应了,老鸨松了口气,不敢耽误,进了内屋,翻出宫云竹的契约,交给朱橚。

    朱橚随意塞入怀中,再没有在船廊画舫多呆,带着欢喜无比的宫云竹离开,同时也命令侍卫拿着他的令牌,去教坊司走一趟。

    等他一走,船廊画坊中,老鸨又找了一批姑娘来,求在场恩客不要把真相说出去,对外都说是朱橚一万两替云竹赎身。

    众恩客身处温柔乡,又不愿得罪朱橚,自然一口应了下来,不把真相说出去。

    只是对于朱橚留下的那首《临江仙》,各是赞不绝口,口口相传。

    很快的,整个应天府都知道了这首《临江仙》!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