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德 > 一百一十七 张让的提点(为盟主家有小棉袄补更)

一百一十七 张让的提点(为盟主家有小棉袄补更)

    玄德第一卷逆天改命刘玄德一百一十七张让的提点刘备对宦官的政治觉悟实在是无话可说。

    地方上不让你插手你就干脆不插手了呗?

    难怪刘宏给人家说成是雒阳太守。

    权力又不是天生就有的,你得去争夺啊!不争夺哪里来的权力?

    以郡为国,二重君主,这就是在明晃晃的搞分裂,明晃晃的造反,任何一个有点志气的皇帝都不应该承认,应该努力扭转。

    不然伱算什么大一统?

    干脆叫神圣罗马帝国算了!

    这些话刘备暂时不想说,倒是张让说杨赐也关注这种事情的话让刘备有些好奇。

    进一步了解之后,张让告诉刘备,早在两年前,时任司徒的杨赐就对太平道的事情感到忧心忡忡。

    他认为太平道众有迁徙、聚集在某一地的行动迹象,且有造反的痕迹,于是召见掾吏刘陶,提出由地方官府出面,将迁徙的太平道教徒遣返原籍,以此削弱瓦解太平道的势力。

    若张角拒绝或反抗,朝廷则师出有名,可以讨伐之,就可以较为轻松的解决掉太平道众的问题。

    对于杨赐的意见,刘陶认同,于是杨赐联合当时的司空张济、卫尉刘宽将此建议写成奏章,上书刘宏,但因没过多久,杨赐就因为天地异象被免职,此奏章遂滞留宫中,刘宏并不知情。

    刘备闻言有些意外,他倒是没想到除了他之外,居然也有人早些时候就对太平道和张角怀有戒备。

    但是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张角早在两年前就已经开始引导太平道众有意识的迁徙到各地,而不是停留在本地,这是在做兵力的调动吗?

    刘备为此询问张让为什么不把这个奏表给刘宏看,张让用看傻子的眼神看着刘备。

    “子虚乌有的事情为什么要给陛下看?你不会真的以为太平道有什么吧?太平道众修习黄老之术,这是引人向善的,并不是要闹什么事端,否则雒阳城内怎么会有那么多官宦人家也信奉太平道呢?”

    刘备沉默了一会儿。

    “张常侍,你觉得太平道是什么呢?”

    “当年孝桓皇帝还在的时候,曾信奉黄老之学,我当时也跟着学了不少,懂的也不少。”

    张让开口道:“不只是我,宫里很多宦官都学了黄老之学,太平道也主要是讲究黄老之学的,我听说到现在也有不少人和张角保持联系,张角的名声就算在雒阳也是不小的。

    你说张角要是有篡逆造反之心,那我们这些人会发觉不出来吗?退一步说,他要是真的有野心,一旦起事,你觉得天底下和太平道有牵连的这些人会如何?宫里的宦官岂不是都要遭殃?”

    刘备顿时无语住了。

    都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了,你们还发觉不出来?

    刘备记得后来太平道起事被平息之后,皇宫里被查出来一批准备和张角里应外合做掉刘宏的宦官,张让好像也牵扯其中,就是不知道这家伙是怎么躲过灾难活下来的。

    但是无论从什么角度来说,刘备都不觉得张让有背叛刘宏的理由和需求。

    他是刘宏最信任也是最为倚重的宦官之一,都拿他当爹了,荣华富贵全都有了,还有个“皇帝儿子”,吃饱了撑的上杆子去跟一个神棍造反,去推翻自己的“皇帝儿子”?

    张角要拿出多大的利益才能说动张让背叛刘宏?

    除了信仰问题,刘备实在是想不到其他的理由。

    可张让看上去也不是一个虔诚的太平道信徒啊。

    他只是一个虔诚的利益信徒而已。

    至于其他一些地位不高的宦官被张角策反倒也不是不能理解,因为宦官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本身也要争权夺利,有张让这样的家伙横在前头,地位比较低的宦官们想要往上走是很艰难的。

    不过该说不说,这个事情也说不准。

    因为刘宏后面托孤的人选不是十常侍中的任何一个,而是后起之秀蹇硕。

    照理来说,刘宏把继承者托付给张让和赵忠这一对跟随自己最久的宦官才是最正常的选择,为何到最后却选择托付给了蹇硕呢?

    如果算上太平道起事以后张让等人被证明和太平道有来往的事情,倒是能稍微解释一下这件事情的不寻常之处。

    真的勾结估计算不上,但是私下里为了具体利益而进行的往来少不了,张让估计是黄泥巴掉进裤裆,不是屎也是屎,让刘宏再也不敢全心全意的相信他。

    所以刘备私下里没有和张让说的太深入,而是直接去找了刘宏。

    他是东园的第二负责人,这个身份使得他有这个资格越过宦官们直接拜见刘宏。

    “不仅仅是在冀州,太平道人在青州、徐州、兖州、豫州等地都有广泛分布,太平道众遍布大河南北,为首之人有造反失败的先例,桀骜不驯,稍有不慎,便有再次造反的可能,臣以为,此事不得不察。”

    拜见刘宏之后,刘备把这件事情稍微说了一下。

    出乎刘备的意料,刘宏也对这件事情兴致缺缺,认为眼下雒阳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事情,离开了雒阳,其他的事情都不重要。

    太平道更是无关紧要的事情,和士人争夺权力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刘宏还反过来劝说刘备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和士人争夺权力方面,不要去想那些有的没的。

    这点子政治觉悟居然和宦官相差无几。

    刘备还真的以为刘宏的政治水平有所提升,结果等级还是那个等级。

    刘备无奈,只能再次找到张让,说自己目前没什么合适人手,想要和张让借调一些人手前往调查一下太平道的情况,给太平道摸个底。

    对于刘备莫名其妙对太平道产生兴趣的情况,张让莫名的产生了提点一下刘备的想法。

    于是他真的稍微提点了一下刘备。

    “你怀疑这个怀疑那个,但是我觉得,如果真让你怀疑中了,你反而是最不幸的那个,到时候你的下场不会比晁错更好。”

    刘备一愣。

    “此话怎讲?”

    “你知道雒阳城里信奉太平道的人有多少?都是些什么身份?别的不说,宫里的宦官就有好几个有头有脸的都和太平道关系匪浅,我还私下里听说有人直接信奉了太平道。

    宫里的宦官尚且如此,更何况朝廷里外那些名士豪强?做官的不做官的,多少人都和太平道有牵连,这要是太平道真的打算造反,你知道有多少人要遭殃?”

    “那我又如何会不幸?我……”

    刘备张了张嘴,忽然意识到了什么。

    张让看着刘备的表情,心中暗爽。

    “想到了?还不算太笨,就算太平道造反了,那些人被牵连了,可总有一些位高权重关系深厚的人不会被牵连到,只是危险还是实实在在的,他们当然会生气,那个时候,捅破此事的你,会是什么下场?”

    刘备抿着嘴唇,低头不语。

    张让第一次见刘备露出这种表情,更开心了。

    “且不说太平道引人向善,传习黄老之术,有利于国,就算它真的造反了,与你又有什么关系?你不去捅破,他好端端的,你一去捅,好了,他真的造反了,到时候,你觉得你是功臣还是罪人?

    士人,讲究的就是一张嘴,和我们宦官一样,在朝廷里,修习的都是颠倒黑白致人于死地的权术,你现在是古文学派未来的希望,可真要到了那个时候,你觉得古文学派会保你?

    那些本身就靠着太平道获利的人,那些对太平道有好感的人,那些从不相信太平道会造反的人,你觉得他们会因为你是卢植的弟子而对你手下留情?

    你要是杨赐也就算了,三世三公,天下名门,虽然略不如袁氏,那也是门生故吏遍天下,出了事情惹了众怒,自有门生故吏为他奔走,你呢?你涿郡涿县刘氏可还没起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