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明:我和朱标互换人生收割古今 > 第三十章 太子治国策,洛阳纸贵

第三十章 太子治国策,洛阳纸贵

    散朝之后,太子监国成为了群臣们热议的话题。

    其中最让群臣担忧的,便是太子的那篇治国策。

    “李相,太子不会真的按照那篇文章搞吧?”

    李善长身为百官之首,早就被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

    李善长摸着胡子,太子突然监国,他是高兴的,这意味着他这个丞相手中的权利变得更大了,所以朝上他根本就没反对。

    不过众官员所关心的问题,他也有些担忧,抬眼正好看见刘伯温开溜,立刻走上前去拦住:“刘刘大人,此事你怎么看?”

    怎么样?刘伯温心底发毛,他不是觉得,而是肯定太子一定会按照那篇文章搞。

    无他,因为太子早就开始让他筹备了,军校不就是其中一部分吗?

    “在下不知,家中还有事,诸位慢聊!”刘伯温拱手,调头就走。

    军校的事,他一直办得拖拖拉拉的,指望太子只是一时兴起,后面也就不了了之了,现在他得回去赶进度了。

    “算了,还是赶紧回去再看看太子那篇治国策吧。”

    “没错没错,赶紧看看。”

    一群人反应过来,连忙去找翻译篇去了。

    他们之前只是当个笑谈,根本没人把这篇治国策当真的,可是现在太子监国,谁敢说太子是不是认真的?

    太子的治国策,原本已经趋于平息,结果一夜之间洛阳纸贵。

    之前只是一些学子,文豪感兴趣。

    这一次,求翻译篇的却全都是当朝大员,为了尽快拿到治国策翻译篇,不少官员根本不在乎钱财,直接高价从别人手中购买。

    区区一篇手抄翻译篇愣是抄到了百两白银一篇的地步。

    其实所有人都知道,过了今夜所有的手抄版都将一文不值,但是依然有无数人趋之若鹜。

    因为第二天早朝就是太子监国第一天,没有人愿意到时候被点名什么都不知道,那这官儿就真的做到头了。

    “砰砰砰……”

    “谁啊,这大半夜的,不知道宵禁啊,跑来串门?”

    “周大人是我,听说你搞到太子监国翻译篇了?快快借我一阅,还是你们下手快啊,现在是有钱都买不到。”

    “原来是陈大人啊,赶紧进来。”

    “哎哟,严大人也在这儿啊?”

    “哎,别提了,我这不是听说周大人搞到了,我也来蹭一下嘛。”

    这样的场景,这一夜发生在无数大员家中。

    无数当朝大员挑灯夜战,共同探讨研究。

    京城负责防卫的十二卫指挥使相视无言,看着宵禁之后满大街窜的文武大臣也是头疼无比:“我说各位大人,是不是太过分了?宵禁了,宵禁了懂吗?”

    “哎~通融通融,太子殿下第一天监国,我等必当呕心沥血。”

    “呸,我看尔等是怕明日早朝殿上出丑吧?”有卫指挥使脾气暴躁,一点面子也不留。

    官员也不尴尬,依然厚着脸皮让通融。

    今日情况特殊,事情也早就上报了皇帝,所以也没为难大臣们。

    守卫们没为难大臣,大臣们却早已抓狂。

    亩产七十石,大司农差点没直接找根绳子吊死,若是别人说出这样的话,他能直接骂得连他妈都不认识。

    可是这位不仅骂不得,他还得想着倘若明天太子逼他要这样的产量他怎么死才能不连累家人?

    徐达此刻也在看,他只关心兵事,结果也是直接抓狂。

    裁军以强军?这是什么野路子?又不是葵花宝典!

    徐达决定,明天一定要顶住压力,这是为皇帝负责,也是为大明负责。

    李善长此刻面前也摆放着苏辰的治国策,只不过页面早已泛黄,显然这不是第一次被摆出来了。

    太子的这份大论,李善长早已拜读无数次,毕竟是帝国未来的继承人,揣摩人心向来是李善长所长。

    无论是夸张的兴农,还是反其道而行之的强军,都不曾让他动容。

    他所在意的一直是后面的两策。

    “所谓科技,不过奇淫技巧,太子若推比道,文人巧匠必将大行其道,武将将边缘化,此事还得让淮西众将知晓才好。”

    “掠夺殖民,呵呵……宋濂这老家伙还真是教出了一个不得了的儒道新君啊,可别想不开跳河了,哈哈哈……”

    李善长虽然是文官,利益却是和淮西众将绑在一起的。

    太子推行什么政策他无所谓,他所关心的,只有自己或者淮西勋贵的利益是否会受到损失。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