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官府与蔡牵展开决战之前,孔璐华的座船也已经到了曲阜,这年八月十五,自己正好可以和家人一同度过。所以归宁之后,孔璐华一连数日却也开心,中秋这日下午,孔府也在后园摆下筵席,孔庆镕还特意请了一个徽剧班子,赶到曲阜,于中秋之夜为孔家表演助兴。因嘉庆五十大寿之故,孔庆镕也早已决定这年九月入京为嘉庆祝寿,这个徽剧班子,自也可以一行二用了。
这一日戏台上所演,乃是徽班新创剧目《四郎探母》,该剧改编自民间流传的杨家将故事,言及北宋时杨四郎被辽人俘获,被迫在辽地成亲,十五年后,终于有了机会回归宋营,与老母旧妻得以一见。这出戏高潮之处,便在于最后杨四郎的南归,而这日扮演杨四郎的老生,和扮演佘太君的老旦,本就唱段绝佳,一段母子重逢之戏,看得满座动容,孔府众人纷纷喝彩。孔璐华想着自己出嫁之后,这也是时隔十四年再回曲阜,母亲袁氏早已老去,父亲孔宪增身体也不好,弟弟临别之际尚是幼童,这时却也成了二十余岁、丰神俊朗的翩翩少年,心中触动,为台上诸角喝彩之余,竟也不觉泛出了泪花。
只是看着一旁的孔庆镕时,见他从容欣赏之余,眼中竟也在泛着隐隐光芒,孔璐华虽不在曲阜,却也清楚自己走后弟弟的生活。孔庆镕入继大宗之后,很快便成了嫡母于氏与孔府一家争权夺利的工具,其间亲见于氏与孔府争执不休,对自己也缺少亲情,可身为衍圣公,孔庆镕别无他法,只得极尽孝道,视于氏为圣母。直到三年前孔庆镕年满二十岁,才正式成为曲阜孔氏一家之主,成了名正言顺的衍圣公。这样回想起来,弟弟这些年的生活,却要比自己难多了。
“庆镕……看你的样子,你是真心喜欢看戏啊?真没想到,小的时候姐姐给你讲《牡丹亭》,你还不愿意听呢。”孔璐华想着弟弟旧事,不忍他强自克制,便主动与他说起话来。
“是啊,姐姐,我以前确实不愿看戏,可是有一日,却突然发现,观戏之时,便可与戏台之上众人感同身受,思古人之所思,念古人之所念,如此一来,倒是现世之事,一时不作他想了。做了衍圣公,世俗之事,就决计避不得了,可若是一心劳碌世务,那样的生活,却也不好受啊。如此安闲之时,不也正是神游旧日之际吗?姐姐,姐夫可以为官治学,两相不误,多半也是这个道理啊。”这句话说得出来,孔璐华心中也暗自诧异,不想这个童稚之时天真无邪的弟弟,经过了这许多年,竟已成了心境通达之人。
看着一旁,孔庆镕之妻毕怀珠也坐在一侧,陪着孔庆镕观戏。这时距离孔毕两家定立婚约,也已过了十五年,毕怀珠既许了孔氏,便免了毕沅身后的牵连,顺利嫁入孔府。孔璐华看她神色,也是一番安逸闲适之象,便也轻轻将她拉在一旁,小声问道:“怀珠妹妹,你……你入孔府也有些时日了吧?我弟弟啊,在我离家之时尚是童稚,却不知这些年来,他过得好不好啊?还有,他对你……对你怎么样啊?”
“经楼姐姐,夫子他……他对我一直很温柔啊?”毕怀珠听着孔璐华对她说话,也悄声对孔璐华道:“姐姐,其实我也知道,家中母亲,对夫子并不算好,可夫子对母亲,却从来没有一丝不敬,做了衍圣公,这礼数他是一点都没落下。在我面前,也从没说过母亲一句坏话啊?只是……看母亲那个样子,我也知道,夫子心中,定是不容易的。”
“是啊,怀珠妹妹,你……你也很幸福啊。”孔璐华看着一旁的弟弟,只觉这时的孔庆镕虽看似文弱,却意外的透着一股冷静稳重的气质,一时竟也想起了阮元,不觉露出了一丝微笑。
“怎么了,姐姐?怎么看你的样子,像是怀珠看我一样?难道说……我比姐夫更耐看些,姐姐说是不是?”孔庆镕看着姐姐神色有异,也不觉调侃道。
“哼,刚才还和怀珠妹妹夸你呢,你要是不听话,小心我把你小时候的事,都给怀珠妹妹讲一遍!”
“是吗,可是我怎么想着,每次吃亏的,好像都是姐姐啊?”
“你再说?不许你再说!”
不过这样的氛围,孔璐华却也喜欢,依稀之间,只觉得此时孔家,便如当年的父母姐弟一样,平安顺遂,无忧无虑。
“老夫人,府外来了位姑娘,还有一位仆人,他们说……说是德州卢家,是老夫人表亲,现有一件与浙江阮大人至关重要之事,想要求见老夫人,不知……”就在这时,门外走上一名侍女,对孔璐华的母亲袁氏说道,孔璐华姐弟座位距离母亲不远,听侍女说起阮元之事,也顿时吃了一惊,一同回过头来。
“娘,德州卢家……和我们算表亲吗?”孔璐华向母亲问道。
“华儿,你离开曲阜这些年,连这个都忘了?”不过袁氏说起这件事,隐隐也有一层陌生之感:“娘在娘家的一个同族妹妹,当年嫁给了德州一位刚刚考中进士的卢家年轻人,那人是当年两淮盐运使卢大人的孙子,虽然之前有过贬谪之事,却也恢复了门第,咱们两家联姻,算得上门当户对。这位卢大人……听闻现下已经是京中少卿,名字是叫……”
“娘,那人叫卢荫溥,对不对?”孔璐华听着卢家家世,也主动对母亲说道。
“是啊,不过,华儿是怎么知道卢大人的?”袁氏也有些不解。
“哼,就是这个卢荫溥,今年前来杭州,将夫子的朋友刘学政定了连号之罪,因为这件事,夫子现在也被牵连了。对了,这次我回家,本来也想着求求弟弟,让他入京之时,给夫子说说情呢。卢家……要不我先去见见她们吧。”孔璐华对母亲说道,袁氏想着两家总有相见之时,也没反对。孔璐华便也随了那女仆,一同到了衍圣公府的后门之处。
不想方走到门前,孔璐华便听着门外一个女子之声说道:“这次出门,你只说我们在德州探望祖母,多逗留了些时日,我来曲阜之事,不许告诉爹爹,你可记得?”之后,一名仆人也连声应过。听着二人对话,孔璐华先前戒备之心却也去了一半。
“这姑娘说不让爹爹听到,难道说……她其实是来帮夫子的不成?”孔璐华想着无论对方是敌是友,总是应该一见,便随着侍女走到了门前。只见面前站着的,乃是一个温文尔雅的妙龄少女,不觉心中也多了几分安稳,便道:“这位妹妹,家母便是姓袁,我便是浙江阮中丞的夫人,请问妹妹这次来孔府,竟是为了何事?”
“这位姐姐,您……您就是阮夫人吗?真是太好了!”门前这位女子,果然便是卢碧筠,听闻眼前之人就是孔璐华,自也喜不自胜,便对孔璐华续道:“我是从京城来的,阮大人的事,京城之中,也多有人听闻,可他们不识得贵府上,竟而无从相助,我……我总是和衍圣公府也有些关系,便受了他们之托……”孔璐华看着卢碧筠远道而来,自也不当在门外问话,便即带了她入内,很快,卢碧筠也见过了孔庆镕和袁氏,并将翁方纲、汪庭珍等人相救阮元之事告诉了孔府众人。孔璐华也对父母弟弟说起阮元近况,孔宪增、袁氏和孔庆镕听闻阮元已经停职,不日或有遣戍之危,也不禁感叹了半晌。
“伯元这些年做巡抚的事,我是清楚的,依我看啊,这些年各省督抚里面,做得最好的就是伯元了。没想到这次仅仅因为伯元的同学,就被连累成了这样……”想着阮元多年来浙江为政之事,孔宪增既是欣喜,又是难过,沉吟半晌,也向卢碧筠问道:“侄女,京中大臣,对伯元这件事,可有办法?我听着你们这样说,伯元贬官夺职,或许不可避免,可遣戍一事,我想皇上不会那样绝情啊?”
“遣戍之事,据说是皇上亲信的香东侍郎告诉大家的,香东侍郎是阮大人学生,所以将此事透露了出来,而且,阮大人这几个月来,多有故人夺职遣戍之事,所以……这或许确实是最坏的结果了。”卢碧筠也对众人道,而说到这里,她也从包袱中取出了那封朱珪遗信,道:“不过京中各位大人也告知于我,先前朱文正公过世之时,曾留下一封遗信,说若是阮大人有难,可以交给衍圣公,或许……文正公的遗信之中,会有解救阮大人的办法呢?”
说到这里,孔庆镕也主动凑了过去,接了那书信在手,拆了封皮,与孔璐华一同看起来,过了许久,孔庆镕也笑道:“看起来啊,还是文正公了解皇上,也了解姐夫啊,若是我丝毫不做准备,就这样进京面圣,或许皇上面前,我什么话都说不出来呢。”
“是啊,若是这样和皇上言明夫子之事,或许……果然会有转机也说不定呢。”孔璐华看着书信,也点头道:“而且,眼下夫子正在海疆督战,或许还有另一个机会,要不……我也给夫子再去一封信吧。”
“公爷、经楼姐姐,若是这封信果然能救阮大人,那……那也是再好不过了。”卢碧筠见孔家姐弟已然有了应对之法,也不禁露出了笑颜。
“是啊,这次可多亏了你呢。”孔璐华也对卢碧筠笑道,只是转念一想,卢碧筠此举或许也有不妥之处,便又问道:“可是卢妹妹,你这样来我们曲阜,卢少卿他知道吗?他会让你这么做吗?你可千万不要救了夫子性命,却坏了你们父女之情啊?”
“经楼姐姐,这个……你就放心吧,我……我已经想好了办法,而且,爹爹他……他不会把我怎么样的。”卢碧筠自然心中清楚,这件事即便卢荫溥知道真相,也不会严斥于她,当年订婚过早,导致卢碧筠不愿出嫁之事,一直都是卢荫溥心中之痛,只是想着这样瞒骗父亲,卢碧筠自己心中也有些不好受。
“嗯,只要对你们父慈女孝,并无大碍,我也放心了。你看这还有半场戏没唱完呢,要不,你也和我们一起过来看看吧。”孔璐华看着她神色,自也清楚这样的事本是不该强求的,只是阮元性命仕途,皆系于此,这时却也顾不得那么多了。一行人便即回去继续观戏,平安的度过了一个中秋,很快,孔庆镕也做好了北上京城的准备。
不过远在台州的阮元,这个中秋节却已然无心安享。中秋之夜,阮元心中依然念着海战之事,也想着一旦海战结束,自己便要北上,到时候前途如何,更是全然不可预见。感怀之下,只饮了两杯酒,便早早睡下了。次日一早,林则徐又到驿馆来找自己讨教治吏之事,阮元见他好学,也将自己所学尽数相告。
“平日听师长言及中丞,都仅言中丞学贯古今,实乃当今士林引领风会之人。不想这些时日与中丞求教政事,中丞竟是治吏、钱粮、恤孤、断案、治军、农田水利诸法俱通,能与中丞相识,后学实在三生有幸。”林则徐与阮元相识不足半月,却已在政事之上,对阮元多有求教,这时又听阮元说起汪辉祖所授查吏之法,更是不胜钦服。
“哈哈,少穆,我虽说材质驽钝,却也做了八年巡抚啊?”阮元见林则徐实心好学,也对他笑道:“不过听你这样一说,我倒是觉得,若你果然能考中进士,日后出任方面,你办事之能,要更胜于我啊。想想这八年巡抚,做了不少事,可我自己有时回想,都记不清具体事宜,更别谈分类了。少穆这才听我讲了几日,我这些事在你心中,竟已有条不紊,你如此任官办事,自然也可以事半功倍啊。”
.
/132/132110/30857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