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道人反叛?
农民起义?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玩闹呢!
众人看完竹简,有人面色不屑。
站出来。
“刺史大人,难不成你说的大事,就是这个?”
丁原点头:“没错。”
“启禀刺史大人,末将以为……”这名武将抱拳,“一群乌合之众,不足为略,有何可担忧的。”
“是啊,张大人的话有理。”
“农民起义,自古以来能成事者百不存一,并不值得放在心上。”
“因为这个召开会议,刺史大人……太过小心了。”
有了出头鸟,接下来便是议论声渐起。
因为竹简上面明确的写着,整个太平道人,都是由农民组成。
连一些不入流的世家都没有参与其中。
大汉皇朝四大职业,武将、游侠、文臣、谋士。
太平道一样不占。
首领张角号称大贤良师,有仙术……谁信啊。
估摸着就是个道士擅长忽悠,所以才能做到这一步。
这些叛军要兵器没有兵器,要人才没有人才。
大汉皇朝落魄,武将依旧不少,这样的叛乱,只需要一名武将领着千人就能轻松平定。
何必专门为此召开会议!
在场众人都是如此认为的,包括吕布,也是如此。
昨日丁原便已经接到太平道人造反的消息,还和吕布商量了一番。
吕布表示非常不屑,自己轻松就平定镇压。
只是此时他因为昨日已经发表过看法,今日就不再多余。
只有两人,并不这样想。
“刺史大人。”
突然一个稚嫩中有带着浑厚的声音响起。
张辽抱拳,面色凝重:“下官有三个疑问,不知刺史大人可否告知。”
丁原挥袖:“讲。”
“第一。”
“反叛军的势力范围多大,竹简之上,并无明确说明,只是说声势浩大,可到底有多大,末将想要知晓。”
“第二,反叛军若全是由农民和道士组成,一群乌合之众,为何冀州刺史不能平定,还要向我并州求救?”
“第三,这次叛乱,是否会波及到并州?”
不愧是后三国仅有的名将。
吕哲静静听着,心中惊叹。
在其他人都瞧不起这次叛乱的时候,张辽还能这么冷静,并且问题直指要害。
就已经展露出了他非凡的一面!
要是吕哲没有知道剧情的先知能力,他自认自己最多也只做到张辽这般,问出这三个问题。
黄巾之乱不足为虑?
难成大事?
呵呵!
要知道若非张角最后暴毙,这大汉,恐怕还真的会苍天换黄天!
太平道人,全是由农民百姓组成,手无缚鸡之力。
就连兵器也简陋得可怕。
但要是以为他们很弱,那就错了!
“这个世界的武将能够拥有强大的战力,足以翻天覆地,那张角绝对不可能是什么弱者。”
“他手下的三十六渠帅,还有地公将军张宝,人公将军张梁……实力一定不会弱!”
吕哲目光闪烁,思绪飞转,分析着。
“一旦在起义前期,他们获得优势,攻破官府,就能从官府中获得精良兵器,那个时候要人有人,有兵器有兵器,数量众多,质量不低,才是真正恐怖的黄巾军。”
当然这些事情,除了他吕哲。
再也没有任何人知道。
就连张辽,也仅仅只是本能的慎重对待,而不是非常清晰、明白的看透这一次叛乱。
面对张辽的问题,丁原脸上浮现出赞赏神色。
不愧是他看中的少年英才,几个问题刚好问到关键点上。
他缓缓开口:“本官来回答张郡吏的问题。”
目光横扫。
多年来的官威散发开来,顿时让整个大厅安静下来。
“第一,这次叛乱,涉及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声势和动静来说,是大汉数十年来,最为浩大的一次。”
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
大厅越发安静。
连一根针掉地上的声音都能清晰的传递到所有人耳中。
有人难以置信。
“刺史大人,这次叛乱,涉及地方这么多,不可能吧!”
丁原抬起右手,抚摸着自己下巴上的胡须:“本官也不愿意相信这个事实,但已经再三确定,确实如此。”
他环顾众人,此时众人已经收敛了轻蔑的态度,转而变得慎重起来。
“甚至有些州,比如我们隔壁冀州,只是一天时间,已经沦陷了三分之一,情况不容乐观。”
嘶!
冀州的三分之一!
有人倒吸着凉气。
如今天下,一共只有十三个州。
此次叛乱涉及八个州,已经代表着天下三分之二都在战乱之中。
而一天时间,冀州三分之一沦陷,这大汉天下,瞬间就少了三十九分之一啊!
丁原没有理会众人的震惊。
他继续道:“第二个问题,求救一事,冀州刺史派人来告诉我的,是为了尽快扑灭叛乱,防止朝廷追责。”
“可真是如此?”张辽问道。
“但据本官所知,并非这样。”丁原摇头,冷笑。
冀州刺史以为自己能骗到他。
殊不知丁原已经得到了消息!
“这次叛乱,事实上并不简单。”
“虽然揭竿而起的时候数量并不多,但响应者太多,犹如星星之火,汇聚在一起,便熊熊燃烧起来。”
“冀州刺史平定不了这次叛乱,所以才会向我并州求救。”
“不只是并州,他还向附近的幽、徐等州求救,只是他不知道这些地方,也在发生着叛乱,根本不可能腾出手来。”
【第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