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英雄三婿传 > 二百〇四回:二奸拥护一怪才·忠良如何再敢言

二百〇四回:二奸拥护一怪才·忠良如何再敢言

    却后来大宋又没有灭掉西夏国,绝望的西夏国大骂痛骂大辽国无信背义的同时,只得依靠自己了。西夏国在被逼无奈的情况下,冒险把自己迁进了生存条件环境十分恶劣危险的大沙漠中,利用自己对大沙漠地理位置环境特点优劣充分掌握了解的优势,诱宋军深入沙漠。

    宋神宗恐辽国再反悔干预,为了急于取胜迅速灭掉西夏国,明明知道沙漠气候恶劣,知道宋军对沙漠的情况不了解,却仍然下令宋军进入沙漠,与西夏军作战。

    开始宋军虽然仍然接连获胜,但是,宋军因为没有骆驼,又被西夏军因为对沙漠条件的掌握,被西夏军诱敌深入,进入沙漠复地后,后勤运输补给显得非常困难,补给不上去,宋军又被西夏军引诱迷了路,数十万将士,最终被饿死渴死冻死在沙漠中,令宋军不得不无功而返。最后只和西夏国拼了个两败俱伤,令宋神宗听后不由寒憟而落泪,再也没有信心和西夏国打下去了。随即,王安石再在神宗心里由此而失去宠信。

    西夏国虽然利用沙漠的特殊地理环境的优势重挫宋军,但经过这次大战,也元气大伤。西夏军几乎遭遇到了灭顶之灾,被宋军打的溃不成军所剩无几。西夏国又被大宋攻占了不少国土去,苦苦勉强支持到宋神宗下令撤兵后,再国势在很长一段时间一蹶不振。

    宋神宗动用了那么多宋军,又伤亡了那么多军队,因为怕辽国的再次干预让他灭西夏心急,而最终让几十万宋军葬身沙漠,还没有灭掉西夏国。却又被大辽国违背澶州之盟,无端提高到每年向大辽国进五十万的岁贡,比原来每年整整多了二十万,几乎快多了一倍,就心里十分气愤。一直到临终要驾崩之时,这口气都没有出来。气愤的临终遗诏,由此而改变了大宋自太宗以来不封异姓为王的祖训。遗诏为:凡有能灭掉辽国,收复燕云十六州之人,异姓也可封王。

    宋神宗的这份遗诏,尽管在当时有违《澶渊之盟》的精神,但是,宋神宗一直气愤的认为是辽国辽方违背澶州之盟在先,他在位时在元丰五路伐夏,与西夏国两败俱伤损失惨重之后,再一直没有条件去回击辽国,又忽然病的突然,在酒桌上一阵子就不会说话得病不能自理,直到驾崩,再一直没有机会违背澶州之盟。他临终这样的遗诏,也是对辽国违背澶州之盟,往后或许感到可以实现的一种对辽国有力的回击,和心中的愿望。宋神宗就是带着这样的愿望,和心中出不来的气愤,驾崩离开了人世。

    此,这就是童贯所说的三十万岁贡提高到五十万的缘故。并且在那次作战中,童贯还亲自率领军队,尽管那次仗打的很苦,却给西夏军遭成了毁灭性的打击,这些童贯怎么会不深深的记在心里呢?尤其宋神宗临终遗诏,更是吸引着童贯千方百计一心要灭掉大辽国,收复燕云十六州,做到异姓被封王。于是,他就千方百计的要寻找这样的一个人才。如今他终于发现了马植,偏偏具备了这方面的见解,又会说能道,完全具备了在他看来一种纬天经地的才能,在这眼看说服着皇上大计即将实现成为现实的时候,偏偏**江跳出来不自量力的,不断的诋毁马植的良策,他能爱听吗?

    他的做事观点和蔡京一样,做事都是从来不看对国家有没有利,而是先看皇上高不高兴同不同意,和对自己有没有利。如今见皇上如此赏识赞成赵良嗣,就心中对(李)伟江愤怒道:“你(李)伟江算个什么东西?难道赵良嗣说的意思还不够明白吗?你为什么三番两次要过不去?这与你何干?”所以就忍不住的跳了出来,把辽国的这一做法不怎么样的丑闻翻了出来,希望让当今尽管继承兄位,却仍然是宋神宗圣皇帝儿子的宋徽宗,当今的皇上看看这就是辽国是大宋的脊梁吗?如果是脊梁,神宗圣皇帝又怎么又会留下那样的遗诏。

    却(李)伟江道:“辽国尽管这件事做得不怎么样,但也不足以改变一百多年来的和平大局,当前我们还是应当以和平大局为重。如果联合金国一旦击败灭了辽国,女真族以野蛮顽劣凶悍出名,在吞并了辽国后再野心不死,再狂妄的对我大宋动起刀兵来,到那时,恐怕国无宁日了啊,望皇上三思啊。”

    蔡京马上听不惯了,反驳道:“辽国此举,实是过分,不出一兵一卒,趁着我大宋神宗圣皇帝伐西夏的功夫,居然落井下石,加赠岁贡,每年几乎多了一倍,如此年年积累,毫无头绪。神宗圣皇帝,当年不是因为伐西夏在沙漠中伤了那么多大军,早就去灭辽国收复十六州了。如今,有这么个机会,皇上得了如此贤良赵良嗣相助,正是皇上的宏伟大志要得到实现的时候,又赵良嗣赵大人之言词良策说的何其明白,皇上对此事都已心在成竹,不知李大人在这个时候,何出此言?咹?居心何在?不是在为辽国不被灭着想吧?难道要让我大宋国坐失良机吗?要等着大金国强大起来后,自己灭了大辽国,再夺去燕云十六州,让燕云十六州成为大金国的燕云十六州吗?如此,地面广大之后的大金国,又不是我大宋的大患吗?我们不趁此机会收复燕云十六州赶快更加强大起来,更待何时?李大人,你此话说到底又是何意?”

    蔡京这样说,而且句句摄影,令(李)伟江不由身寒,只得唯唯诺诺道:“似蔡太师说的如此明白明了,微臣明白了。”再低下头,不敢正视。

    宋徽宗也不由想起了当时大辽国违约,父神宗圣皇帝最终的无奈。尽管当时他还年幼,但后来他听到朝中议论此事时,知道父神宗圣皇帝临崩前这口气都出不来。尽管当时继承皇位的是他的同父异母的六哥哲宗赵煦圣皇帝,(因赵煦之前的五个哥哥早亡,当时尽管赵煦才九岁就即位,却赵煦已经成了宋神宗最长的儿子了。却赵煦又二十五岁,正当年轻时驾崩,而又无子,向太后力主立宋神宗十一子端王宋徽宗赵佶为帝,宋徽宗又登上了皇位。宋徽宗因为是端午节出生的,所以被宋神宗封为端王)。宋徽宗当时虽然因为他不是排在前面,和因为太小没有把皇位传给他,但后来听到父圣皇帝临崩时的情景,和看到父神宗圣皇帝的遗诏,了解遗诏的原因之后,心里也很有一定的触动。

    如今,宋徽宗见此时天降如此贤能李良嗣,这不就象天要助大宋完成他父亲神宗圣皇帝留下来的遗诏吗?这不就是要让他收复十六州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吗?到那时,一旦和赵良嗣说的这样,大宋一统天下,“朕”,宋徽宗暗自高兴道,“朕岂不是就完成了我大宋祖辈历代圣皇帝一直想着完成,而又没有完成的大业了吗?朕将来岂不就是载入史册的大宋千古一帝了吗?即承了当年太宗圣皇帝之志,又承了父神宗圣皇帝之志。于是,宋徽宗就不由高兴的大喜道,“如此,三位爱卿,那就赶快去办吧,朕准凑。退潮。”